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瀏覽人數:002442

興建緣由


懷恩堂

圖片:懷恩堂
負郭南隅,有第一公墓焉為祠墓寄骸之所,觀其勢,頗是壯麗,風景絕佳之地,堂建此地,可謂適宜。但設堂意義非凡;日據時期,「噍吧年事件」惨案恰日軍之根據地,大抵現今南化鄉境竹頭崎溪東關山屬南化水庫淹沒區内;事件之慘烈,死傷慘重,達數千人,多數烈士英魂,散佈各處,無人憑弔,孤魂無依;當時本鄉區長張洙泗君曾持香禱祝上蒼 ,祈求太平,願叩答清醮一科,經歷八十餘載,直至民國七十五年秋,由鄉長陳春林君組建醮事宜,始祈祝抗日烈士英魂與先民無祀之英靈,早日昇遷安息。今見此堂,其意乃招「噍吧年事件」之烈士英魂、鄉境内意外亡故之無祀冤魂、南化水庫淹沒區内之無祀冤靈及淹沒區内之一切萬善祠等得永久歸依場所, 並受榮典之褒,馨香醴讚之儀,則烈士之典範尚在,而仁人之遺範猶存。

思親堂

圖片:思親堂
南化區第四公墓原名頂牛埔。地勢高聳而平坦,座山望遠,自古即為鄰近鄉里敬埋先人之靈地。但因交通不便疏於管理,顯得雜亂無章,故爰依政府改善喪葬計劃;辦理納骨堂興建。除自籌外,並蒙内政部、台灣省政府、台南縣政府撥付經費棋助。於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八日開工,迄八十八年九月廿三日止,完成第一、二期工程及聯外道路與停車場工程。
納骨堂各樓設有走廊,原為提供遮蔭避日之用以因應埔頂開擴之環境,不意竟使本堂更顯宏偉與莊重。
施工期間之出入道路幸蒙洪南村先生、陳永富先生及自來水公司配合,不僅樂意提供士地,並婉拒公所為其補償,得新闢道路,一舉改善往後出入交通之便利,仁心義行,足堪表彰。另有感發揚傳統孝道精神之必要,特本堂具名為『思親堂 』以表慎終追遠。